"昨晚没休息好,陪我出去散散步吧。"
1953年快结束的时候,毛主席刚到杭州西湖边的汪庄住下。有一天黄昏,他忽然叫来王芳,邀请他一起出去散散步。
天色渐暗,王芳不好意思推辞毛主席的邀请,就打算陪他去钱塘江边的钱江果园转转。这样既能赶在晚饭前回家,又能确保安全。
然而,毛泽东主席的看法却截然不同。
嘴上说好只在钱塘果园随便看看,行动上却一点儿不含糊。刚到果园,毛主席简单转了一圈,就直奔北山坡而去。看到这情形,本想劝阻的王芳,也只能把话咽了回去,赶紧加快脚步跟了上去。
后来,王芳鼓起勇气走到毛主席前面,说是要给毛主席带路,其实是想方设法不让毛主席继续往更远的地方走。
“王芳同志,现在时间还早,咱们完全可以再往前走一段,没必要一直在这儿兜圈子啊。”看到王芳带着自己在原地转来转去,早已看穿的毛主席伸手拦住这位“向导”,语气中带着些许无奈。
王芳的心思被识破后,她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脑袋,站在原地不动,等着听主席的吩咐。
毛主席抬手往右边一指,随即迈开步子朝那边走去,那边正是狮子峰的方向。
王芳愣在原地,等回过神来,毛主席已经走远了。她赶紧招呼等在一旁的警卫跟上,自己则气得直跺脚,后悔不该答应出门,现在想改主意也来不及了。她顾不上多想,匆匆追了上去。
毛主席精神抖擞,带着警卫员们一鼓作气爬上了狮子峰顶。站在最高处,放眼望去,层层叠叠的茶园和辽阔的景色尽收眼底,大家脸上都洋溢着愉悦的神情。
大家都很兴奋,只有王芳愁容满面。别人运动后都是浑身发热,她却因为着急出了一身冷汗。她紧张地对主席说:“主席,时候不早了,咱们不能在峰顶待太久啊。”
王芳这次出去,事先没跟罗瑞卿打招呼。她心里直打鼓,家里那边肯定急坏了,因为没人知道毛主席现在在哪儿。
【一、“去找王芳!”】
正如王芳预料的那样,已经过了六点,吃饭时间一再推迟,工作人员却始终没见到毛主席出现。大家心急如焚,不敢耽搁,马上找到罗瑞卿,把情况汇报了上去。
罗瑞卿立即赶往毛主席住处,迅速召集相关人员,安排大家分组行动,沿着周边道路展开搜索,全力寻找毛主席的下落。
时间慢慢流逝,大家把毛主席住处附近搜了个底朝天,却始终不见他的踪影。眼看已经过了八点,一拨又一拨的人手派出去,结果依然毫无进展。罗瑞卿虽然表面镇定,但后背早已被冷汗浸湿。
家里罗瑞卿他们忙得不可开交,四处搜查,而狮子峰上的人们却轻松自在,一点也不着急。
王芳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当着毛主席的面,她可不敢表现出来,只能强装镇定,陪着在狮子峰上欣赏美景,假装陶醉在诗情画意中。
终于盼到毛主席离开狮子峰,谁知他刚转身,又迈步朝五云山走去。
五云山虽然只有400米高,但太阳已经下山,天也快黑了。如果在山顶停留半小时,下山的路就会更危险。况且,五云山的路本来就不好走,是出了名的难爬。
为了不影响毛主席的游玩心情,王芳只好无奈地陪他一起爬五云山,打算等到了山顶后,再找个合适的机会,劝毛主席早点回去。
五云山不高,但在周围低矮山丘的映衬下,登顶后依然能感受到一种"俯瞰群山"的豪迈。不过王芳可没心情欣赏这景色。他观察到毛主席在山顶停留的时间差不多了,便抓住机会走上前去,提醒道:"主席,咱们该回去了。家里不知道我们来了这儿,估计已经等急了。"
王芳的话说得既直接又含蓄,毛主席听后没有推辞,轻轻点头表示同意,随后带着几分不舍,随王芳一同走下山去。
就在罗瑞卿四处寻找却毫无头绪的时候,他猛然记起一个人,立即喊道:“赶紧去找王芳!”罗瑞卿想起的正是经常在毛主席身边的王芳。
罗瑞卿刚想起安排人去寻王芳,却不知此刻毛泽东和王芳正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泥泞的洼地里。
毛主席答应下山后,考虑到上山的路程太远,耗时太多,王芳就选择走一条更近的小路。
这条所谓的“捷径”虽然距离短,但走起来特别费劲。因为很少有人走,只能隐约看到一条小路。再加上杭州最近连下了几场大雨,想在这条路上加快速度,根本不可能。虽然比上山的路还是省点时间,但看到毛主席要走这么崎岖不平的路,王芳心里别提多后悔了。
夜色深沉,借着淡淡的月光,毛主席仔细打量了一下前方的路况,这才明白为什么一直走得很顺利的王芳会突然停下脚步。
就在毛主席准备说话的时候,一直背对着他的王芳,忽然转过身来,脸上满是懊悔,结结巴巴地说道:“主席,前面的路……”
“没路可走?有路的话,我就敢闯!没路的话,咱们就自己开一条!别担心,大胆往前走!”毛主席轻轻拍了拍王芳的肩膀,语气坚定而从容。
王芳扶着毛主席,走在队伍最前面。他们踩着散落的碎石,跨过一道道被雨水冲刷形成的土沟,终于安全下了山。从出发到这会儿,已经过去了四个钟头。
一到山脚下,王芳马上让随行的一个士兵快速赶往附近的公安干校,顺利与罗瑞卿取得了联系。
罗瑞卿得知毛主席的消息后,立刻安排专车前往,迅速将他安全护送回住处。
在毛主席安全保卫的关键时刻,身为负责人的罗瑞卿,为何第一时间就决定找王芳来协助?
【二、草字头的“芳”】
事情的开端要追溯到1953年12月26日,那天正是毛泽东主席60岁寿辰。
那时候,毛主席因为工作原因,必须待在杭州,所以他的生日也只好在杭州过了。
尽管毛主席从不让人为他庆祝生日,但这次情况特别,身边的工作人员发现主席的家人不在,于是大家决定背着主席,在他生日那天偷偷给他加点好菜,让他的饮食稍微丰富一些。
工作人员和负责照顾毛主席日常起居的同事,聚在一起商量了很久,终于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最近,浙江省委的江青有意为毛主席举办接风宴,正好可以把宴会安排在毛主席生日当天。把接风宴的饭菜准备得丰盛一些,也是合情合理的,这样毛主席自然也就没有理由责怪了。
就在毛主席生辰那天,江青在汪庄的小饭馆里摆了两桌简单的酒菜,表面上说是为迎接毛主席,其实是为了给他过生日。
在这次宴会上,王芳与毛主席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那时候,浙江省公安厅长王芳负责照顾毛主席的日常生活和在杭州的安全工作,他被安排在主桌就座,和毛主席同桌用餐。
王芳首次与毛主席同桌吃饭,显得非常拘谨不安。罗瑞卿注意到了她的紧张,为了帮她放松,便主动把话题转向她,说道:“王芳,你的名字里有个‘芳'字,容易让人误会,不如去掉草字头,这样就不会引起混淆,也不会闹出笑话了。”
罗瑞卿本是一片好心,但这个举动对毫无心理准备的王芳来说却像当头一棒,让她瞬间慌了神,说话都变得结结巴巴,显得特别不自在,"这,这样改也行,我还能少写几个字……"
说完之后,担心自己讲错话的王芳,悄悄朝旁边的邓小平同志投去了求助的眼神。
毛主席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突然开口说道:“这样可不行!”
就在聊天的时候,毛主席把手里的筷子搁到了一边。
王芳,我想问问你,你感觉你们山东那边的树木和花草多不多,环境绿化做得怎么样?
看到毛主席在询问,王芳赶紧调整坐姿,挺直了腰板,认真地回答道:“从我掌握的情况来看,山东的植树造林工作才刚刚开始。”
原来山东还有很多荒山野岭啊!你头上刚冒出点“草”,就急着想把它去掉,这可不行!等山东把绿化工作做完了,你再去掉那个草字头也不晚!
毛主席的几句话说得既形象又意味深长,整个饭桌上的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
看到这情况,挑起话头的罗瑞卿接话道:“行啊,王芳同志,你就按照毛主席说的办吧!”
王芳名字中的草字头依旧保留着,而在这场宴会之后,毛主席心里也深深记住了这位朴实真诚的山东汉子王芳。
【三、纣王因何失败?】
此后,毛主席每次到杭州,总喜欢叫上王芳一起行动。
有一回,毛主席想去玉皇山游玩,琢磨了半天,还是决定叫上常陪自己出门的王芳一起去。
玉皇山是全真道教的圣地,被誉为“群山之祖”,这里的香火常年旺盛。山上的道观总是人来人往,虔诚的信徒们络绎不绝地前来参拜。
王芳得知毛主席要见他,心里别提多兴奋了。更让他惊喜的是,这次去杭州的干部里,只有他一个人能跟着毛主席一起去。这个消息让他激动得连话都说不利索了。
王芳身体很棒,爬山时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这和以前在毛主席面前小心翼翼、不敢开口的样子完全不同。这种变化,是多年来和毛主席在一起生活后才有的。
不一会儿,大家就到了道观。毛主席走在最前面,领着大家依次进去。一抬头,看到庙里摆着不少神像,个个都很威严。毛主席看着这些神像,忽然转过头,问了旁边的王芳一句:“你看过《封神演义》吗?”
王芳一脸茫然,呆了一下,然后才轻轻点头。
毛主席没有再继续发言,只是静静地站在大殿里。
正当大家心里充满疑问时,毛主席终于说话了,他问道:“你们可晓得,商纣王为什么会倒台吗?”
问题一抛出,大家都愣住了,心里都清楚答案是什么,可就是没人愿意先开口。最后,还是王芳小心翼翼地接了一句:“是因为妲己吗?”
出乎意料的是,毛主席摆了摆手,表示这个说法不对。
看到这情景,大家都感到困惑,难道不是纣王被妲己迷住,才让朝廷变得混乱吗?一时间,所有人都沉默不语,没人再说话。
大家有没有考虑过纣王在军事上的决策有什么问题?纣王选择了被动防守、分散兵力的方式,而周武王则采取了主动出击、集中力量逐个消灭对手的策略。这正是纣王最终失败,而周武王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
在大家的目光下,毛主席哈哈笑了几声,继续往下讲。他把纣王为何会输和蒋介石扯到了一块儿,还打趣说,蒋介石八成没读过《封神演义》这本书。
听到这儿,王芳和在场的人都领会了其中的意思,不约而同地笑出了声。
和毛主席在一起的日子,王芳学到了很多东西,得到了很多启发。对王芳而言,能有机会陪在毛主席身边,是他这辈子最大的福气!